1995年5月8日16时许,邓丽君因长期感冒未愈伴随支气管炎引起哮喘发作,由于交通堵塞延误救治时间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喷剂过量,致使脑部重度缺氧和心脏停顿,于泰国清迈兰姆医院接受近45分钟的全力抢救,17时30分许,邓丽君被证实错失有效救治时机以致抢救无效逝世,终年42岁。
当时我在深圳,当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赶紧去唱片店购买心仪的邓丽君CD唱片,无乃此时的手中已无可用经费了,故当天晚上只好问公司的同事大徐(徐庆文同志)借了款,第二天中午就去华强北路的唱片店把此套邓丽君CD唱片专辑买到手了,花费680元。
当时本人的月薪为2000元左右,除了维持家庭基本的生活费用外,剩下的几乎都用在购买CD唱片、音响器材方面了……记得当月是刚购买了数张心仪的古典音乐CD唱片,没想到又赶上了这个突发事件,故手上已无“活动经费”了,不得已才借款购买此套邓丽君CD唱片专辑的;现在回想起当年的这些往事,真的是悲摧啊……
这套CD唱片在我手上的“聆听率”是非常高的,从CD唱片的纸盒封套及唱片盒的折损、破旧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我们这个年龄段上、下的人几乎没有不听邓丽君歌曲的;二十多年后的今年亦然,音响发烧友也好、音响展会上也罢,用邓丽君的CD唱片来校声、试音及演示等,那自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尤想当年乃至今日,能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报歌星去世消息的,除了邓丽君还有哪位歌星享受过此待遇的呢……
然而,这套CD唱片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录音制作水平欠捧,声音比较“浑浊、朦胧”,质感、细节出不来,其实很多发烧友亦都有此“共性”感受的,包括十五、二十年前的我也是有着同样的这种感受的……
已记不清楚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再来聆听这套CD唱片,发现其录音制作水平好像没有那么差啊,虽然有些歌曲的录音真的不佳,但整体来讲其录音制作水平都在“水准”之上,而且音色非常自然朴实、温暖耐听,远不像今天有些所谓“高版本”CD唱片的音色那么亮利和夸张、且咄咄逼人的……
什么问题呢?首先是音箱选择对味了!其次是器材搭配对位了!再就是听音环境处理融合到位了!
三者要同时到位、且缺一不可……
身边有一位发烧友赵局,烧龄也有十年之多了,由于受自身条件、圈子、观念、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实讲,其器材选配、系统调校等一直都处在“徘徊阶段”……
最近去他府上,终于听到让人不想离位的音响音乐了……
什么问题呢?之前的音箱选择早就对味了,然而功放搭配和听音环境的处理融合却还没有对位和到位……
如今,不但功放搭配对位了,听音环境的处理融合也基本到位了!
音箱选择、器材搭配、听音环境的处理融合有这么难吗?
赵局倾注了十年心血才好不容易筑就了现在的感人美声,您说难不难呢……(文/摄影/李鹏展/李榜xz 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