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Theat 老板 Mike Moffat
文/何湾岚(台湾)
我在日本的代理商,是个音响的收藏家。他的收藏品足可开一个音响博物馆,他有爱迪生的留生机。我去他家时,他首先展示给我看的是 Victrola。这玩艺还不是电动的呢!它是用手转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号角。
他要我坐下,对我说:“Now,listen to this!(现在,听听这个)”;
我心里想:“What do I want to listen to this for?(我想听听这是为了什么)”;
他放了一张舒瓦兹柯芙的唱片,大概是一九四三年录的(按:不太可能),有钢琴伴奏,转速为 78rpm。放出来的声音既没有低音,也没有高音,可是那中音呀,我从没有听过这么纯净的中音。
放了一遍以后,他又对我说:“You havnt heard anything yet(您还没听到什么)”;
说完,他就把那钢质唱针取下,换上了竹质的。同一张唱片,我听了都快要哭出来了。他对我说:“这种中音,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他说得对,这种中频再也找不到了,因为紧接着它问世的就是电子式,用扩大机来放大的唱机了。
之后,他带我去另一个房间,把同一张唱片用一部 Goldmund Reference唱盘上,这部唱盘的转速是 78转,是他特别订制的。他用 Western Electric的喇叭,结果,高音和低音都有了,音响也很漂亮,可是中频已经不一样了,缺少了灵魂。
之后他说:“我们现在听一听 LP,跟 78转唱片比一比。” 于是,我们就放了 LP:所有的动态都不见了,听起来像是平的一样,可是低频和高频都更丰富了;那种力道、冲劲,都不见了。所以,即使是 LP跟 78转唱片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摘自台湾《音响论坛》杂志第 43期(1992年3月刊)
"有些音响迷完全偏向黑胶,有些完全偏向数位。其实如果调校得当,二者都好听得让人高潮不止。CD 的低频、动态表现强过黑胶,黑胶的极高频延伸好过 CD,二者各有千秋。" ——台湾《音响论坛》-刘汉盛
阅:
CD 的音质不好!?
那 LP 的音质又如何呢……
——只有当“公民”能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的时候,这个国家才会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强国!她才会有希望和未来!
同理,发烧友与音响市场亦然!
很多发烧友的音响器材还没有玩出来,远没有搭配、调校到位时,就已被下了判词:要么给“枪毙”掉了;要么给“贱卖”掉了……
音响器材,发烧友,音响市场等等,如果均得不到“国民待遇”,那么,玩再多、玩再久、玩再大,也都是“被玩者”的下场!永远也看不到“真相”,更得不到“真相”!
文/摄影/李鹏展/李榜xz 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