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专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刊发文章 > 听音室设计 > 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专文 > 正文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浅谈听音室的设计制作与音响器材的搭配

作者:李鹏展 日期:2016-05-27 01:57:00  评论:0

01.jpg 02.jpg


你喜欢高频音色阴柔一些、音场定位精准一些的,就可以把听音室的“吸音”成份搞得多一些,使其成为“软调”空间;你如果喜欢高频音色艳丽一些、并充满着激情与活力的声音,那就可以把听音室的扩散成份搞得多一些,使其成为“硬调”空间。也可以根据器材的个性特点,或者说器材搭配出来的声音风格等,再去做进一步的房间跟进调整工作。

文/摄影/李鹏展


主动“请战”

由于张先生是我家听音室的常客,所以,对我这里音响系统的音响效果他是非常的熟悉。等张先生的音响系统配置好以后,即:奥德菲尔的“夜莺”音箱,音乐之旅的ECI-3功放及马兰士的SA-14 SACD机(先前使用的是CD-17DA CD机),他就主动提出来也要把他的听音环境给设计处理一下。

由于我们所使用的音响器材大致相同,所以,在设计动工之前,我与张先生还有另外两位发烧友还专门在我这里的听音室与张先生家还没有进行环境处理的“听音室”进行了“试听对比印证”。

通过试听对比发现,在我这里听来都非常自然悦耳的CD唱片,拿到张先生家听时便会有以下问题:首先是中低频段存在着明显的驻波。低音乐器的声音比较朦胧浑浊,毫无质感与解析力可言;低频的“嗡”声较大且“余韵”比较长,不能自然衰减掉。比如,等低音大提琴的第二次拨弦音开始了,第一次的拨弦余音则还在那里“嗡嗡”地响个不停。其次是中高频段也有着明显地驻波。比如,小提琴独奏在高把位或强音时,或在听竹笛、铜管乐时,就会觉得声音太明亮、太锐利;再就是音场、定位不准,音像漂忽不定,乐器的定位和形体感也很模糊。最后就是声音的平衡性不好,音乐缺少了一种浑然一体的美感。

由于张先生是想把这间听音室设计成“私密性”相对要强一点的、纯粹是个人的一个“小天地”。针对此情况,我把这间3米宽、4.6米长约14平方米的房间,设计成了集“听音乐、收藏书刊、唱片及会客”为一体的一间听音室。

一个月以后,这间听音室就竣工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煲机(房)”后,我们一行四人再次对其进行了“听音比较印证”。发现过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都已经基本解决了,尤其是中低频段的驻波已降至到了最低点——因为中高频以上的驻波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处理的,主要是中低频的驻波难搞。

自然平衡、悦耳迷人的音乐弥漫在整个房间中——张先生满意地笑了!


被动“求战” 

段先生的情况则又有所不同。段先生本来是打算准备要升级他目前所使用的音响器材的,但还处在一个考查试听对比的阶段,远本没有那么快。不过,只从去我的听音室听过“夜莺”音箱以后,就被它的音乐表现与音色魅力所深深的吸引和感动,从而带动并大大地加快了他更新换代音响器材的步伐。

“夜莺”音箱是没有什么可犹豫和好说的,那是铁定要购买的。至于功放,由于段先生在张先生那里听过ECI-3推“夜莺”音箱的声音表现后,他觉得还是直接购买ECI-4更合适。因为他的听音室为3.9米宽×5.9米长约23平方米,比张先生的听音室要大出近10个平方米,所以,在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听音室用ECI-4功放推“夜莺”音箱应该会更从容一些。

至于听音室,段先生原本是不打算搞的。因为他又购买了一处新居,比现在的住房面积要大得多,两年以后就要搬新家了,所以,现在也就没有必要再大兴土木了。

然而,等他的音响器材全部到位配好以后,他却马上又改变了原来的决定。

当时,我们三位都是使用的“夜莺”音箱,不过,段先生所使用的功放和CD机都要比我和张先生所使用的要高出一至两个级别;然而他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效果则是最差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听了我和张先生家的音响系统以后,他觉得回来以后就没有办法再去听自己的那套原本比我们还要高一至两级别的音响器材了。所以,他要求尽快对他的听音环境进行简单地设计和处理的呼声反而是最高的。

基于他特殊的情况,在对环境进行适当处理的同时,又要本着“节约为上、二次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制作的。既要尽可能用比较少的投入、以达到尽可能比较好的声音效果;又要照顾到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目的。

一个月以后,段先生的听音室也正式落成了。虽然他的听音室设计和制作是最简单、投资最少的,然而,他的听音室音响效果却是非常得好。

从中我们会发现,既使所使用的音响器材相同,由于听音环境及设计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那么音响效果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不同。张先生与段先生的听音室就是最好的佐证。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段先生的听音室还没有进行处理以前,一干发烧友来到他家听音响。过后,他们对段先生所使用的这套音响器材的“评价”是相当低的。由于“夜莺”音箱是刚进入大陆市场不久的新品牌,现在没有什么“知名度”,最后,这干发烧友就把这个不好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夜莺”音箱身上。

等段先生把听音室搞好以后再约这干发烧友重新来听音响时,他们个个都惊呆了——完全一样的音响器材,只是对听音环境做了一些处理,其音响效果就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实战宝典 

正确的音场定位——两侧墙面材质要对称一致、要做强吸音  假如两侧墙面(即房间的长边,也就是音箱第一次反射音的墙面)的材质不对称一致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现实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听音室其两侧墙面的材质是不对称的。比如,有的一面是砖墙,而另一面则是大玻璃窗;还有的一面是砖墙,而另一面则是整个一扇大门;还有的一面是砖墙,而另一面则是用石膏板隔的墙,等等。如果把上述这些两侧墙面材质不对称一致的房间用作听音室,其音场、音像就会严重地往另一面墙倾移,即:“大玻璃窗”等于是一个强反射面,那么,音场、音像就会往另一面的砖墙倾移;“一扇大门”等于是一个强吸音面,那么,音场、音像就会往一扇大门这面“墙”倾移;相对于砖墙,用石膏板隔的“墙”就等于是一个“吸音面”,所以,音场、音像就会往石膏板这面墙倾移。由于两侧墙面材质的不同,从而就造成了墙体表面的吸音与反射能量的不同,所以,也就不可能正确的还原音场定位以及乐器音像的本来面貌。基于此,两侧墙面材质的对称一致,是保证正确的音场定位、乐器音像还原的前提条件,也是必备条件。

两侧墙面材质的对称一致,要远比该听音室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还是一个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空间,以及音箱背面的墙与听者后面墙材质的不同要重要的多。所以,我选择设计听音室时一般只看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房间的大小,即尽可能地去选用大房间;另一个就是两侧墙面的材质是否对称一致。这两个指标好了,基本上,这个听音室也就很容易搞好了。

再就是两侧墙面最好能做一些吸音处理。两侧墙面做吸音处理,可以让音箱的第一次反射音降低,而让听者听到更多的是音箱发出的“直接音”,这样对于正确地再现音场定位是非常有益处的。我想,只要你在两侧墙面是做过吸音处理的听音室中听过音响音乐,然后,再让你去另一个两侧墙面是没有做过任何吸音处理的听音室中听音响音乐,那你就会觉得很不习惯的:音场定位不准,音像飘忽不定。可以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效果与强烈的“视”觉反差是显而易听的。

1999年我去广西南宁协助当地的经销商搞音响展示会,我们在一个四星级的酒店租用了一个约150平方米的会议大厅。大厅的四面墙体均是可拆卸的纯木门结构,里面除了折叠椅以外别无它物。当时把音响器材接好以后一试听——糟了!声音乱窜乱跳,可谓“余音绕梁、十日不绝”。一听到这种声音大家都急了——这怎么办呢!酒店能租借给我们的东西又都十分有限,只能靠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啦。我就把已放到酒店临时仓库的产品包装空箱全部拿了过来,一层一层的堆放到两侧墙音箱第一次反射音的位置上,外面再用白布把产品包装空箱给罩起来。再来听——一切都正常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处理方法,把现场非常急迫的问题给解决了。除此之外,大厅内再没有做其它的任何处理。这说明,对两侧墙的处理是听音室的第一重点。把它处理好了,基本上也就解决了听音室一半以上的问题。

考虑到张先生对听音室要求的“特殊性”,我是把他的听音室两侧墙设计成了“书柜加唱片柜”的形式。在这个无门的柜子中,“书”可以起到一定的“吸音”作用;同时,“书”与“唱片”还能起到一定的“扩散”作用。虽然没有专门做的吸音处理效果好,但这样的设计对张先生来说要更“实用”一些,是“贴”着张先生的要求去做的。

01-《现代音响技术03-11》-《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3620.png

后来,我在张先生的听音室进行微调校声时发现,中高频的表现还是显得有一些明亮和锐利。我便站在沙发的位置上双手击掌后听到在与沙发平行的两侧墙面的上端有高频的“响铃声”即高频驻波。随后,我在能听到这“响铃声”的位置上各安装了两块厚海绵,问题立刻就得到了解决。

段先生的听音室就很有点像“南宁会议厅”的情况。听音室没处理以前,声音也是乱窜乱跳,抓不住音像定位。但在两侧墙上全部挂上了含棉量比较高的落地窗帘以后,声音就基本上得到了改观。原来所存在的中高频驻波、定位不准、音像飘移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01-《现代音响技术03-11》-《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3621.png

自然的平衡性——要把扩散与吸音放在第一位上  从段先生的听音室中可以看到,除了整个天花板全部使用的是二次余数扩散板以外,两侧墙及喇叭背墙都挂上了落地窗帘,地面又铺上一块2×3米的纯羊毛地毯,再配以全套的真皮沙发,一般人肯定会以为这个听音室的吸音会过量的,声音听起来一定是干涩的、没有韵味的、也是缺少活力的。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高频的延伸不但非常自然悦耳,也不会有昏暗、干涩及缺少活力的感觉。我认为,这完全是得益于“二次余数扩散板”的功劳和作用。

有一个发烧友请我去他家,并对他的音响器材及听音室做一些“调整”。我看到这位发烧友在他听音室的两侧墙、听者后墙都用上了一些吸音材料,如海绵、毛毯之类的东西。地板上也是铺的地毯,天花板上用的是一些土制的“扩散板”。再一听声音——又闷、又干、又缺少活力。我对此作了一个总结:在这个只有12平方米左右的听音室中把吸音放在第一要先处理的位置这个方向是对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它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扩散处理。“阴”(吸)过了头,缺少“阳”(扩)来做平衡,所以,也就不可能听到自然悦耳的声音。

01-《现代音响技术03-11》-《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3498.png

扩散的目的就是让声音的传播更加均衡一些,以此来减少或降低驻波的产生和影响。我对于二次余数扩散板的使用经验是:要尽量多使用、大面积的使用;或者说整面墙的使用效果最好。

我猜测,假如把段先生听音室中的二次余数扩散板都去掉,那声音肯定也会变成是昏暗的、干涩的和毫无活力的。正是由于整个天花板上二次余数扩散板的作用,才使得这间满是窗帘、地毯等吸音物质的听音室声音会如此的自然悦耳。这就是“阴阳调和”的作用。

至于吸音,我觉得我们大部分听音室的吸音处理做得都不够,普遍是处在“欠吸音”状态下的。缺少了吸音处理,或者说在一个“欠吸音”状态下的听音室中,你是听不到自然悦耳的音乐的。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就会明白了。

一是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音乐厅,它们通常都是按照90%左右的入座率来设计的;也就是说,只有当观众的上座率达到90%左右时,音乐厅的音响效果才是最好的。而这些“观众”就是音乐厅中的“吸音体”。

音乐厅的墙面都要做一些技术上处理的,但是这些技术工作都是要围绕着“观众”这个“吸音体”来进行实施和处理的。音乐厅的主体是观众,而观众又一个吸音体,所以,音乐厅的设计基本上是以观众为中心的。

01-《现代音响技术03-11》-《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5085.png

二是在家庭,听音室的情况与音乐厅又不一样了。听者虽然是听音室的主人和主体,但听者是少数、是个数,也就是说,“听者”对于听音室的影响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

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听音响音乐时,总觉得自己的音响系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地方,总觉得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突然有一天,有几位发烧友一起来到自己家的听音室听音响音乐,这时候又会突然发现:音量电位器似乎比平常可以开得更大声;此时的中高频也变得柔顺圆润起来;中低频的量感与低频的延伸也要好上很多了;声音的平衡性也似乎是前所未有过的好,等等。其实,此时除了“听众”增加以外,其它的一切都照旧。很显然,“听众”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个关键作用就是这些增加的“听众”所起到的“吸音”增强作用!所以,在一般的家庭听音室中,“吸音”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少的。少了“吸音”处理的听音室,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音场、定位还原;也不可能有自然悦耳的音乐再现。

至于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来设计和把握“吸音与扩散”的比例,这要视具体的情况来定。比如:要根据房间的大小、结构,器材的个性特点以及搭配出来的声音风格,还有听者个人的对音色的喜好、音乐的品味和修养等等来决定。

消除中高频驻波——天花板最好都用上二次余数扩散板  为什么要在天花板上全部做成二次余数扩散板呢?这是我长期实践得出的一个结论。一是方便使用和安装,对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和不便;二是可以大面积的使用和安装。三是除了对于声音有正面的作用以外,还能对听音室起到一定的“装饰美观”作用。再就是,假如天花板全部做成了二次余数扩散板,那么对于听音室下一步的处理和调整工作都会带来诸多的方便和益处。前面已说过了,段先生家的听音室如果不是整个天花板都用上了二次余数扩散板的话,那么,在这间三面是落地窗帘再加上地面上是纯羊毛地毯的听音室中其声音肯定会是很糟糕的。

所以,二次余数扩散板要尽可能的多用,最好能在一个墙面上都使用;三、五块或者说七、八块的使用其效果都不佳。基于此,天花板是安装二次余数扩散板最佳的位置。

二次余数扩散板不但为声音的改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还对室内的装饰美化起到了点缀的作用。

降低中低频驻波——在四面墙上最好用上吸收低频的木箱体  在张先生听音室两侧墙的书柜和唱片柜的最下一层与最上面一层都做成了一个带门的“箱体”,里面放满了一些旧报书刊等杂物,如图1、图2;在听者后墙紧挨着天花板处也有一排“吊柜”,如5、图6;还有在音箱背墙落地窗帘背后的窗户下面是一个暖气包,在暖气包四周也都做了一些小柜子。同样,里面都放满了一些日常用品或杂物。这些箱体所起的作用是对中低频进行“吸收”,即靠着箱体(板)与里面杂物的振动来衰减中低频驻波的能量,把声能通过振动转化为机械能,尽而达到减少或降低中低频驻波的影响。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在张先生家的听音室则是又一次得到了充分地验证。经过处理后的张先生家听音室,中低频及低频的自然还原非常好,再没有“嗡嗡”作响及拖着尾音的低频出现了。

给段先生设计听音室时,我则表现的相当轻松。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房间面积只要能在18平方米以上,两侧墙面材质又比较对称一致时,通常既使不怎么去做“处理”,中低频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驻波问题存在。但是由于在两侧墙上以及音箱后墙上所挂的窗帘与墙面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些窗帘在对高频驻波进行适度“吸音”的同时,对中低频驻波都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作用,由于窗帘的使用面积较大,所以,该房间的中低频驻波问题被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解决。我曾经用《雨果发烧碟(一)》里面的测试讯号对段先生的听音室进行过测试,发现在40Hz ~ 200 Hz之间的声音响度非常均匀,这除了是较大房间所具有的先天优势以外,也是我设计制作这么多的听音室中房间特性最好的一间。所以,段先生家听音室除了有一个唱片柜、空调柜机,如图3、图4,以及在听者背后的一个大鞋柜以外(这些都是必须的日常家具),如图7、图8,再没有其它的“空箱”了,同样,也没有中低频驻波的问题出现。


小结概括

上面的这些经验所谈,其实都是在我参考大量的海内外各类音响书刊的理论介绍,并在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十几个听音室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归纳结果。对于广大的普通发烧友来说,实际的经验和具体的操作,要远比那些周密深渊的理论介绍更实际一些。因为再科学的理论都是要通过实践来落实和检验的;而且,还要考虑到一般发烧友具体操作实施的可行性与易用性问题。

再就是,不要把听音室的设计与制作看得过分“严谨和神秘”。作为一名普通的发烧友要明白:我们努力的目标是为了让音乐更好听、更动听、更感人、更迷人。这就像音响行业有所谓的“英国声”、“美国声”、“德国声”、“日本声”一样,音响器材的声音都是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的;同理,不同器材搭配的结果也是有其不同的“个性和特点”的;所以,听音室的设计与制作也是有其独具的“个性和特点”的。我们只要懂得和明白:为我所用就行了!

你喜欢高频音色阴柔一些、音场定位精准一些的,就可以把听音室的“吸音”成份搞得多一些,使其成为“软调”空间;你如果喜欢高频音色艳丽一些、并充满着激情与活力的声音,那就可以把听音室的扩散成份搞得多一些,使其成为“硬调”空间。也可以根据器材的个性特点,或者说器材搭配出来的声音风格等,再去做进一步的房间跟进调整工作。

记得去年年底在广州一干资深发烧友对“夜莺”音箱进行集体试听测评时所在的那个“试音室”。那是一间非常“硬调”的试音室,除了地板铺的是地毯以外,其它几个墙面均是“光面墙”,没有做任何的吸音与扩散处理。所以,那个试音室的中高频驻波是非常厉害的。一般的音响器材拿到这里来听,中高频的表现都会要比平常时显得要突出和锐利一些,乐器的定位也不抓住。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在那个试音室里对“夜莺”音箱进行的集体试听测评工作。在对“夜莺”音箱“尤如清爽新鲜的水果一样的声音”做出正确评价的同时,也“指出”了“夜莺”音箱如果搭配不当,其中高频有可能会过分突出明亮的问题。

然而,当我在自己的听音室里拥有了这款“夜莺”音箱以后,我不但丝毫感觉不到有“中高频过分突出、锐利的问题;同样,在张先生与段先生那里,我们也都丝毫感触不到这一问题的存在。

恰恰相反,“夜莺”音箱其中性透明的音色,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声音,既浪漫娇艳又极富穿透力的高频表现,反而成了“夜莺”音箱的招牌魅力所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经典之辞用来比喻“听音室”在音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那是再也恰当不过了。


文/摄影/李鹏展

2003-09-22

注:此文章已在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2003年第十一期上发表

    标签:设计制作 听音室 音响系统 音响器材 张先生 奥德菲尔 “夜莺”音箱 音乐之旅 ECI-3功放 马兰士 SA-14 SACD机 CD-17DA CD机 段先生 广西南宁 二次余数扩散板 雨果发烧碟(一)

    我要评论

    计师简

    听音室设计·音响系统调校·新中式家居设计

    务流

    懂生活 · 有品位 · 为您度身定做优雅的生活空间

    Copyright © 2005~202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13603906582 QQ:573759413 微信:lbxz121 电子邮箱:xz555sm@126.com Rss 网站地图

    豫ICP备12007366号-1  常州网络公司:双喜常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