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专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刊发文章 > 唱片鉴赏与随想 > 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专文 > 正文

唱片鉴赏与随想(1)

作者:李鹏展 日期:2016-08-03 13:57:25  评论:0

文/图/李鹏展


徐小凤专辑:

代表歌曲:1、别亦难    2、顺流逆流        

不知为什么,听徐小凤的歌总有一种挥不去、摸不掉的丝丝伤感与憾愁。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第一次听到徐小凤的歌是在1994年我初到深圳的那一年,“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下子就把我的整个情绪给调动起来了——思绪万千 …… 我的那颗心酸了,我的那双眼眶也湿润了。以后,不管在何时何地,亦不管在什么心境下,只要听到徐小凤的歌,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逝去的时光。也就是说,听徐小凤的歌,她不会给您一个“梦”,她给您的将永远是一个深深地思念……

《徐小凤一生最爱三十首选》.jpg

徐小凤被誉为香港的“邓丽君”,意指她与邓丽君都一样:形象好——都有一个温柔善良的面孔;台风好——都是真正的实力派歌手;歌风好——都是在“用心灵来演唱、用情感在歌唱”的敬业艺人。

徐小凤的歌与邓丽君一样,都是柔情似水、情意绵绵的。听她的歌,能使烦躁的人们马上平静下来;能使本来就平静如水的人们身心更加得舒缓。

也许你会听不懂其中的一些粤语歌词,不过我认为:听音乐最重要的是一种感觉。不看歌词就能听懂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那岂不是更伟大!


苏芮专辑:

代表歌曲:1、牵手    2、不要说走就走    3、错过

苏芮是与邓丽君同时代的实力派歌手,可能是因为邓丽君的光环太耀眼了,苏芮在当时的名气并不是十分的响亮。我第一次听到苏芮的名字是在1985、86年左右,我去郑州外文书店购买LP黑胶唱片时,听到一位看上去文质彬彬、很有素养,年龄大约在三十出头的一位男士给我介绍的。他说:你买她的唱片听吧!没错!具体还讲了些什么我就记不清楚了,我只能记住的是:一是他非常自信和坚信地、极力推荐我购买苏芮的唱片;还有就是他那一身学问和讲究的外表。

02.jpg

听苏芮的歌,总会有一种“孤独感”。她不是那种贤惠柔弱型的传统女子,而是属于知识文静型的那种现代女子。因为有文化、有修养,所以,她首先是一个很“理性”的女人——不太合群,在夜深人静时,总是自己独坐台前,自怜、自思、自愁;但总归又是“女人”,在感情上永远跳不出“痴情”这个框框——在她唱到高亢时,那种“声嘶力竭”的嗓音音色,就非常有个性和特色,很有一种特殊的“失情”美感。或许,这就是“知识文静型”女子与“贤惠柔弱型”女子的不同之处吧!


王菲专辑:

代表歌曲:1、容易受伤的女人    2、但愿人长久                   

王菲的嗓音尤其是“后音”特有个性、磁性;对男人来说,那简直就是“性感”!听到这种声音,要想让男人不回头才怪呢!

王菲配图.jpg

王菲与前面的徐小凤和苏芮不同,听徐小凤和苏芮的歌,似乎总有一种失去、失落或追思、追忆的伤感;听王菲的歌,就好像一切美好地东西就在眼前一样,又仿佛置身于灯红酒绿的情人酒吧喃喃细语一般。

如“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很多歌星都唱过,但大都趋向一种别离伤感、思念祈祷的味道;听王菲唱来,则好似一对久别重逢、热力四射的情人或恋人,别有一番独特的味道!

不过,王菲必定是生长、成长在繁华、浮躁的、商业味特浓的今天,充其量不过也就是个“伶人”而已!什么意思呢?王菲是也:演唱一流;演出五流。你看她每次出场演出时的那份打扮,人家都把她当“猴”耍、当“猴”看了,她还蛮以为自己是“杨贵妃”呢!悲哉!这也是现在的一些所谓“歌星”们,多是“外表上流,内在下流”的原因吧,否则,那赵薇也不会穷得找个日本军旗裹在身上穿吧,实足的“有钱没文化”一个!


邓丽君精选:

代表歌曲:1、你可知道我爱谁    

曲 / 古月    词 / 尔英

你可知道我爱谁/心上人是那一位/比你温柔一千倍/比他可爱一万倍/一点也不虚伪/受到了创伤不流泪/爱的路上不徘徊/像急流中的鱼儿/永远不气馁/真叫人敬佩

1、你可知道我爱谁

2001年8月份我是在广州昌业公司的音响陈列室中听到这首歌的。邓丽君的专辑唱片我有很多了,但就是没有这一首歌,为了听这一首歌,我专门买下了这一张唱片——因其它的曲目我都有了。没办法!

这首歌不但词写得好、旋律优美动听,邓丽君更是唱得真情感人。每次听这首歌曲时,都尤如在倾听一位坠入情河的少女向你喃喃私语般。其实,情歌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流行歌曲可谓是“情歌”的一统天下,但当你听遍这些所谓的“情歌”之后会有一种感觉:他(她)们多唱不出邓丽君的那份投入、那份情感、那份意境、那份纯真和那份庄重。或许时代不同了,总觉得现在的“人”似乎已没有了那份“纯真”了,自然地也就唱不出那份“纯真”了——无病呻吟、故做秀态以及假纯真、假痛苦、假天真、假慈悲等等,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一个主流和时尚。

邓丽君十五周年.jpg

这个社会的节奏变得是愈来愈快,生存的环境则是变得愈来愈商业化,而人们的心态却是变得愈来愈浮躁。然而,不管怎么变化,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却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因人们的骨子里就带有这种天性。

补叙:邓丽君这张CD唱片的版本有五、六种之多,即使这样,还是经常被卖断货。


2、梅花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1995年在深圳张奋成老师的听音室里,单是这首歌他一共有三个录音版本的 CD 唱片。当时,他个人比较喜欢另外一张录音版本的,我则是喜欢这一张,还有一张现场演唱会的录音版本我们两个人都不喜欢,因为邓唱得比较随意、不够投入和准确。

随后,我们就进行实际地聆听比较。我给他讲述了我喜欢这张唱片的理由:同一首歌曲、同一个人演唱,但就因为演唱时其个人的状态不一样,感情的把握和投入不一样,唱出来的歌曲其感人的程度就会大不相同的。

然而,等他听完我的介绍后,却立即改口失言了——之前他已讲好答应把这张唱片送给我的。过后我也挺“后悔”的,为什么要多嘴呢?!为什么不先拿到手后再说呢?!

以后,每次去他那里,我都要提及此事,给他“要”这张唱片。至到2001年11月底我又一次到深圳,他请我吃饭时才把这张唱片送给我了。他说:你给我要了这么多年,看来你是真的喜欢这个版本的录音唱片;你这次有点“强要”的感觉了,我也不好意思了,只好送给你啦!我当时高兴坏了!

为了这张我喜爱的唱片,不!应该说是我所喜爱的这一首歌曲,我努力了七年、我争取了七年,同时,我也等待了七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如愿啦!

在这三、四个月的、全国各地近二十个城市的市场调研中,这两张唱片我一直都随身带着,一有机会就把“她”拿出来试听。在与各地经销商及发烧友的交流过程中,我经常对他们讲:邓丽君不但长得纯情甜美,歌也唱得柔情似水,不过,最难得的还是她那种对歌唱艺术的无比投入,真正体现了一位歌唱家“用心灵来演唱、用情感在歌唱”的敬业精神。一套音响系统,如果不能把邓丽君的这份情感给“表达”出来、不能把听者给感动的话,那么,这套音响系统就一定有问题。可以说,音响系统的档次愈高级,听邓丽君时就会愈容易被感动!

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如果说,听邓丽君的这两首歌都不能吸引你或让你感动的话,可以肯定的是:百分之二百的那不是歌曲本身的问题——要么是耳力的问题,要么就是人本身的问题。试想音响器材都被感动了,更何况听音乐的人呢?!


闫维文:

代表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电视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歌    

曲 / 吕远  程恺    词 / 张名河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山高路远也能获得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把它爱在心中/天长地久不会失落

作为一个音响音乐爱好者,一般情况下是很少购买或欣赏国内录音的CD唱片的(2000年以前确实这样的),主要是录音技术太差,连带着CD唱片的音响效果也很差。实际上,这是委屈了、也埋没了很多国内优秀艺术家的才华。

阎维文《中国名歌》.jpg

这张CD唱片是我在1994年购买的,通过我直接的和间接的传播,不知有多少发烧友也购买了这张CD唱片。在国产音乐软件中,无论是演绎还是录音,这一张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柳石明:

代表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同上)

这张CD唱片是2001年7月份在郑州购买的,六十年代的原人原唱。以前每当我听闫维文唱这首歌时,就觉得已是很美了,我也曾帮很多人代购过这张CD唱片。然而只从听到柳石明演唱的这首歌曲之后,我就再也听不回闫维文所唱得这同一首歌曲了。

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那个时代我也没有经历过,但在听柳石明的演唱时似乎已经能感觉得到,这首歌曲所要反映的那个时代的大致面貌:在大西北的高原上,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羊儿和放牧的人,等等,生活是那样的恬静悠闲,人们是那样的纯朴自然。这里没有环境的压力、没有狡诈的竞争、更没有变态的心灵;这里只有纯真的感情和不渝的爱情……

再反过来听闫维文所演唱的这同一首歌曲时,它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牧场好像改在了繁华的大都市,骑的马儿被换成了小轿车,大草原已变为林立的高楼大厦……  一句话,从闫维文的歌唱中,我们已感觉不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气息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现代”。

图片1.png

毋庸置疑,闫维文也是一个投入、敬业的实力派歌手,比起那些靠卖“青春”的所谓“歌星”们,闫维文已显得是多么得“高风亮节”了。但艺术不是技术,艺术是一种境界,更多得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所以,流行音乐界为什么都是“星”多而“家”少呢?“星”好当不值钱呀!这也可能就是天上群星繁多的原因吧!

补叙:像这样“土的掉渣”的歌曲,在如今的这个到处充斥着现代时尚元素的社会里,已经是越来越不容易听得到了。因为与“时尚”相比,“艺术”总是处于“劣势”;或许,这就是“艺术”只能被少数人所拥有与欣赏的缘故吧!


电影配乐——辛德勒的名单:

这是美国大片《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配乐。如果这部美国大片还没看过——太可惜了!请赶快找一张 DVD/VCD 来看看吧!

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观赏性,这部影片都远比让人捏着鼻子、怕被“酸”味呛着胃口的、美国另一部所谓的“大片”《泰坦尼克号》不知要高多少倍。看过此片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作“艺术”!什么叫作“真实”!什么叫作“震撼”了!也会由此而懂得“战争与和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了!

本张电影音乐的制作,曾特邀以色列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担纲乐队的小提琴独奏;帕尔曼在三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至今。

作为犹太人,为一部反应犹太民族在二战时期遭受纳粹迫害的电影做配乐,真不知道帕尔曼的心里面是一种什么感受……

电影配乐《辛德勒的名单》.jpg

看一下小提琴在整个交响乐队里所占的比例,就知道它是多么得惹人喜爱了。整张唱片的音乐听起来都非常得美,而帕尔曼的小提琴拉得更是让人“耳油直冒”。听过这些由“真实乐器”演奏的音乐之后,再来听那些由“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你就会感慨万分:那还有美感与感染力可言啊!

美是多极的,也是绚丽多姿的。有优美、柔美、纯美、甜美 、娇美…… 但还有一种美,她虽不多见,然而,毕竟她也是一种美,那就是——凄美!音乐的这种“凄美”,在这张电影配乐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帕瓦罗蒂独唱专辑I / II:

上帝每隔几天时间(一天等于人间的五十年 / 李氏定理)就会送给人间一些“礼物”,“帕瓦罗蒂”就是其中的之一。帕瓦罗蒂的声音太具性感魅力了——对!声音也是会“性感”的,只是以前人们给予“性感”的定义太狭窄了,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会过分专注在男女之间的肉体上寻找一些“性感”的元素。其实,当一个人真正地品味过上帝尤物——帕瓦罗蒂的声音之后,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他给人们所带来的“性感”满足将会是更充裕、更饱满、更长远、更完美。

还有一点,听过帕瓦罗蒂的演唱之后,对什么是“唱”歌、什么是“喊”歌大概就会有一个认识了!只有“唱”出来的歌曲才会是经典的,才会有艺术生命力 ,也才会是不朽的和永恒的。

帕瓦罗蒂独唱专辑I虽然也是经常卖断货,但好在还可以买到;奇怪的是,走遍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唱片专卖店,基本上就没有见到过这张帕瓦罗蒂独唱专辑II;还好,无意之中在郑州人民路上的一家新华书店看到了这张唱片,毫不迟疑的就把他给拿下了。

经过试听比较,其录音质量比帕瓦罗蒂独唱专辑I好太多了,曲目也是好听极了。不知道是否这个原因才导致这张专辑老这么缺货呢……

众所周知,自然界空气中氮与氧的比例是78∶22;在人体中,水分与其它物质成分的比例也是78∶22;那么在全世界,平民与富翁的比例也是78∶22。这就是犹太人有名的“78∶22 之经商法则”。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看,这个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通的吧!

人们都向往美好的东西,也都想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问题是,当这些真正美好的东西就在你面前、并让你去拥有她时,大多数的人们却往往选择的都是抛弃。像MD是针对音响领域而研发的“音响产品”;而MP3则是电脑行业的衍生物,通俗地讲:MP3是“电子产品”,而不是“音响产品”。两种在不同概念与诉求下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其音质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但MP3 肯定会比MD卖得好,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78∶22 之经商法则”早已对此类问题有过结论了!

补叙:这两张CD唱片已“绝版”多时了,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在一些不起眼的唱片店里见到他们的踪影;但假如要是再错过这个机会的话,那可真是要遗憾终生了!


奥芬巴赫专辑:

芭蕾舞剧《快乐的巴黎人》

奥芬巴赫,1819年生于德国多伊茨;1880 年卒于法国巴黎。是德裔法国作曲家、指挥、大提琴家。它是一位著名的轻歌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近九十部的轻歌剧。

奥芬芭赫芭蕾舞曲《快乐的巴黎人》.jpg

我不知道法国人是否在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浪漫”的血液,他们这些法国人怎么这么会“浪漫”呢?!当本CD唱片的音乐响起时,你就会立刻感受到法国人的这种浪漫气息了;当你听法国的音响器材时,它就带有这种“浪漫”的声音格调;你看法国的影视剧时,它也是带有这股子“浪漫”的味道,即使看他们拍摄的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法国男人还是表现的是那样悠闲和从容,好像当下根本就没有爆发战争似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桃色新闻在美国被闹得是蜚蜚扬扬的,为此还差点丢了总统宝座;但在法国就不同了,个人的私生活绝对是受法律保护的, 所以,法国也是全世界少有的、一个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公众大谈、特谈自己所拥有“情人”的文明国家,而且还以能够拥有“情人”为时尚。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位时不但拥有“情人”,而且还有了私生子,然而他的执政地位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可真是让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公男”们(尤其是克林顿)羡慕的流口水呦!!!

与下面《没有监护的女郎》一样,听法国人的音乐,总会使人情不自禁地充满着激情欢乐,在优美欢快的旋律声中无不显露着轻松浪漫的优雅气质。不要说是秀丽的女人啦,即便是个笨拙的男人,每当听到这些欢快浪漫的乐曲时,也都会要跃跃欲试的。从1994年开始听这张CD唱片至今,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畅快淋漓的感觉始终不逊当年。

不信?你就听听本专辑第16~22轨的音乐吧,保证让你“跳”起来的!

补叙:只有当你拥有了这张又名“大腿”的CD唱片以后,再与别人说你是一位音响发烧友或音乐爱好者时才会显得有底气一些。


埃罗德专辑:

芭蕾舞剧组曲《没有监护的女郎》

埃罗德(1791~1833),法国十九世纪作曲家。该剧描写的是一个农场主(寡妇)的女儿爱上了她家的长工,但却遭到她母亲的极力反对,由此在三个人之间便展开了相互周旋的故事。

埃罗德芭蕾舞《女大不中留》.jpg

就这么一个简单纯朴的爱情故事,埃罗德硬是有本事把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谱写的是那样的优美动人。尤其是本专辑第 4 轨中的音乐旋律更是美得让人忘乎自我的存在。还有,也许从此以后你就明白了“弦乐”为什么会是那么的迷人,为什么她在整个交响乐队中所占的比重竟是那么大的道理了。

第一次听到这张CD唱片是在1994年4月间深圳维克斯公司的试音室中,CD唱片是曾德钧先生的私藏品。记得当把整张唱片听完之后,我几乎是兴奋了整整几个晚上;那个音乐啊、弦乐啊,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啊!太美了……

补叙:假如你手上现在还没有这张CD唱片,那你最好就先不要对别人说你是一个音响发烧友或是音乐爱好者——太没说服力啦!


柴柯夫斯基专辑:

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在十九世纪俄国音乐中柴柯夫斯基独树一帜,很少作曲家比柴柯夫斯基更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很容易理解。他的音乐曲调极为优美,配器艳丽而色彩丰富,充满了炽热的情感,诉诸人心而不是头脑。无疑,具有强烈感情特点的音乐反映了作者的天性。他受到双重的折磨:被压抑的同性恋(1877年同他的一个学生结婚,九个星期后分居,濒临精神崩溃,这是有同性恋倾向的人走出结婚这一步的心理后果)和兴奋与沮丧起伏波动过大。每次成功之后即带来一段时间的内省、忧郁和消沉。

柴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jpg

柴柯夫斯基生性腼腆、多疑,又聪明。它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和声学教授期间,一位名叫杰日达·冯·梅克的富孀(她本身的音乐修养也很高)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出于赞赏,她每年给柴柯夫斯基一笔可观的资助,使他可以放弃教学而专心作曲。他(她)们之间虽然有很多信件来往,或每当柴柯夫斯基指挥他自己的作品演出时,梅克夫人也是场场必看;但最终柴柯夫斯基也不知道这个梅克夫人长得是个什么模样,因这是梅克夫人当初赞助柴柯夫斯基时谈好的一个条件。从那时起,梅克夫人实际上已成为柴柯夫斯基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一个支柱;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断绝和柴柯夫斯基的关系,这深深刺伤了他。一年多以后,梅克夫人就去世了。

这部悲怆交响曲,被音乐界认为是柴柯夫斯基最伟大的作品。第一乐章,描写的是葬礼;第二乐章,描写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忆;第三乐章,描写的是对恶势力的抗争及最后失败的无奈;第四乐章,告别人世前,其悲愤复杂、意犹未尽,最后安然地走向坟墓。

还是在1994年的时候我就听说深圳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当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并哽咽着问他的爸爸妈妈:这首曲子听起来为什么这样悲呀?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实际上,哭不出来的滋味更难受!1994年我在深圳,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情绪非常低落,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借助音乐来度日。突然有一天我把《悲怆交响曲》又拿出来听(因过去我也曾听过多次了),忽然间,就好像我的整个生理器官一下子给疏通了似的,我的两行热泪像泉水一样的奔涌出来;尤其是每当听到第四乐章时,那种身心的委屈,那种声嘶力竭地哭天不应、哭地不灵地感觉与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悲怆交响曲》,但同时我也是天天如此——哭个痛痛快快!

我最佩服的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作家;另一个就是作曲家。音乐家通过音符,对人类生活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而且,她竟还是那么的不朽和永恒!

柴柯夫斯基于1893年在创作完这首曲子,并亲自指挥了该作品的首场演出之后,于两个星期后自杀而辞世(故意喝下不洁净的水,得伤寒病不治),享年只有五十三岁。这一年离梅克夫人去世也才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然而,对于人类真正最不幸的是,此时的柴柯夫斯基正值他音乐创作的巅峰期!

自从1994拥有这张CD唱片至今,在听过诸多录音版本之后我只能说:它的演绎仍是最贴近柴柯夫斯基创作原意的、最具有俄罗斯风格味道的版本。


帕格尼尼专辑:

第一至六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1782年生于热那亚,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他精湛的技艺,他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对于有志于任何乐器的演奏家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他最初从父学习。自1810年起,他以小提琴大师的身份出访,首先在意大利,1828年起去国外巡回演出,

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他生前曾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从不对外发表公布,只供他自己演出之用;他长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但他的演奏技巧无与伦比,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005.jpg

在帕格尼尼生前荣耀显赫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在议论有关他那无与伦比的演奏绝技是得到了魔鬼的相助,以至于在他1840年病逝于法国尼斯后,他的家乡——意大利教会曾拒绝他的灵柩回国安葬。或许是上天也看不过眼了,他的遗骨最终还是被允许得以回到他的家乡安葬了,但这已是在帕格尼尼谢世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事了。

这个世界虽大,但常常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人如果长得太漂亮——红颜薄命!人如果生得太有才华——遭人非议!这在东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中好像也是一脉相承的。帕格尼尼生前为他数以万计的观众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在他死后,还是这些人却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悲哉!人类就是这样一种怪异的动物,有时真的很不地道啊!

这六首小提琴协奏曲首首优美动听,由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担任小提琴独奏,他那毫无瑕疵的演奏技巧再次得以展露无遗。

他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文/图/李鹏展

2002-03-15

注:以上文章已在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2002年第六期上发表

    标签:徐小凤 苏芮 王菲 邓丽君 闫维文 CD唱片 柳石明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辛德勒的名单 帕瓦罗蒂 美声 快乐的巴黎人 芭蕾舞剧 没有监护的女郎 柴柯夫斯文基 悲怆交响曲 帕格尼尼 小提琴协奏曲 交响乐

    我要评论

    计师简

    听音室设计·音响系统调校·新中式家居设计

    务流

    懂生活 · 有品位 · 为您度身定做优雅的生活空间

    Copyright © 2005~202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13603906582 QQ:573759413 微信:lbxz121 电子邮箱:xz555sm@126.com Rss 网站地图

    豫ICP备12007366号-1  常州网络公司:双喜常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