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鹏展
《你可知道我爱谁》
2001年8月份我是在广州昌业公司的音响陈列室中听到这首歌的。邓丽君的专辑唱片我有很多了,但就是没有这一首歌,为了听这一首歌,我专门买下了这一张唱片——因其它的曲目我都有了。没办法!
这首歌不但词写得好、旋律优美动听,邓丽君更是唱得真情感人。每次听这首歌曲时,都尤如在倾听一位坠入情河的少女向你喃喃私语般。其实,情歌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流行歌曲可谓是“情歌”的一统天下,但当你听遍这些所谓的“情歌”之后会有一种感觉:他(她)们多唱不出邓丽君的那份投入、那份情感、那份意境、那份纯真和那份庄重。或许时代不同了,总觉得现在的“人”似乎已没有了那份“纯真”了,自然地也就唱不出那份“纯真”了——无病呻吟、故做秀态以及假纯真、假痛苦、假天真、假慈悲等等,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一个主流和时尚。
这个社会的节奏变得是愈来愈快,生存的环境则是变得愈来愈商业化,而人们的心态却是变得愈来愈浮躁。然而,不管怎么变化,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却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因人们的骨子里就带有这种天性。
《梅花》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1995年在深圳张奋成老师的听音室里,单是这首歌他一共有三个录音版本的 CD 唱片。当时,他个人比较喜欢另外一张录音版本的,我则是喜欢这一张,还有一张现场演唱会的录音版本我们两个人都不喜欢,因为邓唱得比较随意、不够投入和准确。
随后,我们就进行实际地聆听比较。我给他讲述了我喜欢这张唱片的理由:同一首歌曲、同一个人演唱,但就因为演唱时其个人的状态不一样,感情的把握和投入不一样,唱出来的歌曲其感人的程度就会大不相同的。
然而,等他听完我的介绍后,却立即改口失言了——之前他已讲好答应把这张唱片送给我的。过后我也挺“后悔”的,为什么要多嘴呢?!为什么不先拿到手后再说呢?!
以后,每次去他那里,我都要提及此事,给他“要”这张唱片。至到2001年11月底我又一次到深圳,他请我吃饭时才把这张唱片送给我了。他说:你给我要了这么多年,看来你是真的喜欢这个版本的录音唱片;你这次有点“强要”的感觉了,我也不好意思了,只好送给你啦!我当时高兴坏了!
为了这张我喜爱的唱片,不!应该说是我所喜爱的这一首歌曲,我努力了七年、我争取了七年,同时,我也等待了七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如愿啦!
在这三、四个月的、全国各地近二十个城市的市场调研中,这两张唱片我一直都随身带着,一有机会就把“她”拿出来试听。在与各地经销商及发烧友的交流过程中,我经常对他们讲:邓丽君不但长得纯情甜美,歌也唱得柔情似水,不过,最难得的还是她那种对歌唱艺术的无比投入,真正体现了一位歌唱家“用心灵来演唱、用情感在歌唱”的敬业精神。一套音响系统,如果不能把邓丽君的这份情感给“表达”出来、不能把听者给感动的话,那么,这套音响系统就一定有问题。可以说,音响系统的档次愈高级,听邓丽君时就会愈容易被感动!
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如果说,听邓丽君的这两首歌都不能吸引你或让你感动的话,可以肯定的是:百分之二百的那不是歌曲本身的问题——要么是耳力的问题,要么就是人本身的问题。试想音响器材都被感动了,更何况听音乐的人呢?!(文/李鹏展)
注:此文已在上海《现代音响技术》杂志2002年第六期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