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音响》杂志专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刊发文章 > 听音室设计 > 香港《新音响》杂志专文 > 正文

器材搭配与听音环境共同决定声音取向——家用听音室/视听室设计处理实践篇(3)

作者:李鹏展 日期:2016-05-27 04:22:20  评论:0

01.jpg 02.jpg


线材投资已超过三大器材的总和

武汉叶先生原在一家国企当老总,退休以后和他在一起相聚时间最多的就是一干发烧友,今天来王家、明天去张家、后天到赵家的相互跑着试听音响音乐与交流心得……

叶先生说:音箱、功放与CD机和解码器确定之后,声音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高频表现不尽人意,在听一些CD唱片时容易出现高频突出、亮利、刮耳的现象,造成不耐久听;由于三大器材(指音箱、功放和CD机)都已确定了,之后的调整主要是集中在线材方面,这些年陆陆续续下来,整个线材的投资额已超过三大器材价格的总和了,不过声音方面也算是调整的差不多了,基本上能达到我的听音要求了。


使用全套厚声的器材却发出单薄亮利的声音

叶先生说:前段时间又重新对房间进行了二次装修,主要就是贴上了一种“声学墙纸”,据经销商说此墙纸可以吸收高频驻波(现在卖墙纸的经销商都懂得声学处理之道了),经使用后确实能感受到高频是有所改善的。

20160601_163444_025.jpg

我在现场仔细按、摸了一下墙纸:表面稍微带那么一丁点凸凹的感觉,但是质地却很单薄,除此之外,就再也看不出有任何特别之处了。其实说到底就是一款普普通通的墙纸嘛!

我在叶先生听音室的实际听感为:声音还是比较单薄、亮利的,中低频段还算可以,没有明显的驻波干扰;但是声音一大,中频的上段与中高频段就凸显出来了,即声音的平衡点明显比较靠上;总之,整个声音基本上还是属于“细线条型”的,与“饱满、厚声”的声音风格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叶先生现所使用的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以我对这些产品的了解,其器材搭配方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而且像Harbeth(雨后初晴)Super HL5(超5)音箱、以及ELECTROCOMPANIET(音乐之旅)ECI-5功放和解码器都是属于比较饱满、厚声型的器材,问题是现在由这些相对比较饱满、厚声型的音箱、功放及音源所组成的音响系统,呈现出来的却是相对比较单薄、亮利的声音。


器材搭配与听音环境共同决定声音取向

对于发烧友而言,器材搭配与声音表现如何应该都能听得出来的,这是属于听音方面的基本功,一般发烧友还是具备这个素质的。比如,中频及中高频比较单薄和亮利;声音不够饱满、丰润;整个声音的平衡点比较靠上、且不耐久听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叶先生及他周边的发烧友都应该能听得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叶先生才会寻求在线材及墙纸等方面付诸行动以求改善声音效果的。

叶先生的听音室是一个狭长型的房间,长度约是宽度的2倍;房间内除了沙发、茶几,以及四个唱片柜与音响器材外,基本上没有再摆放其它任何东西。

通常在类似这样一种平板、宽大且空旷的房间中,首先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凸显上仰的中高频会造成声音的平衡点比较靠上,呈现出比较单薄、亮利且刮耳的声音特点;而实际上这一切跟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由房间的结构比例及声学特性所先天决定的,

20160601_163444_030.jpg

通过在现场做的一个简单测试,发现此房间存在强烈的中高频驻波,且混响时间明显偏长。由此再次证明了问题是出在房间上、而非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方面。


听音环境设计处理的重要性与准确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清楚的明白了,叶先生处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听音环境上、而非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方面。然而发现这些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何能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那就需要知识与经验了。

一、相对于音箱、功放与音源,线材对声音的影响与作用十分有限,起码不是决定性的。

以我对线材的使用和了解,它对声音的影响与作用是有的,有时候甚至还会比较敏感的,但整体来讲还是比较小的、或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选配对路了,线材所起的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也就是说,线材对声音的影响与作用不可能会好过、甚至大过音箱、功放与音源的,因为它毕竟就是一条线材嘛,这是由它的物理特性所先天决定的。

20160601_163444_029.jpg

(2013年12月16日武汉叶先生的听音室)

至于当换上某一个品牌的某一款线材时会觉得声音好的不得了,那是因为音箱、功放与音源的搭配融合已把整个声音基础都做好、做对路了,此时的线材恰好就是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或者说,纯粹只是依靠几条线材就能对声音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这几乎是不太可能是的事情。如叶先生现在几条线材的投资额已超过音箱、功放与CD机和解码器价格的总和了,然而声音比较单薄、亮利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就是佐证!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N年前我曾在一本海外专业音响杂志上所看到过的一篇报道:一些美国的线材厂家“非常感谢”中国大陆的经销商与发烧友,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吝消费才使得本是濒临破产的这些线材厂家又一个个的活过来了,不但活过来了、而且还活得非常滋润——因为这些线材在中国大陆的售价奇高、利润巨大!然而相比音箱、功放和音源这些产品,线材的综合成本投入却是很低的,而且基本上不存在售后服务的问题。由此可见,无视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单方面极力夸大线材的突出作用,纯粹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二、问题主要是出在听音环境上、而非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方面。

前面我已分析过了,叶先生所选配的音箱、功放与音源在声音搭配方面是没有问题的,确切地讲应该算是比较对路的;线材的选配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既然器材、线材的选择与搭配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为何一套“饱满、厚声”的器材组合、出来的却是“单薄、亮利”的声音呢?很显然,问题肯定是出在听音环境上了,因为此时听音环境对声音的影响与作用已远远大过、高过器材本身及器材搭配了。

三、听音环境的设计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系统化、同步的进行设计处理。

由人耳的等响度曲线图可知,当音量较小时,人耳对于超高频(5120Hz~20000Hz)、超低频至低频之间的泛低频段(20Hz~80Hz)、以及中低频至中高频之间的泛中频段(80Hz~2560Hz)的感觉明显不足,但对于高频(2560Hz~5120Hz)的响应就会比较敏感;随着音量的不断加大,人耳对于超高频、泛低频段以及整个泛中频段的感觉才会变得比较充分。

20160601_163444_031.jpg

原来由于叶先生房间中高频驻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都是以中小音量来听音响音乐的,因为音量稍微开大一点,单薄、亮利的中高频马上就会凸显出来了,十分刮耳、且不耐久听,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的一些问题也就相对不太容易被暴露出来。

由于该房间在43Hz、63Hz、123Hz三处均有明显的低频与中低频驻波,等到把中高频的驻波问题解决了,其声音也就变得相对比较平缓顺畅了,此时原来所存在的低频与中低频驻波问题马上就会凸显出来,继而就会成为新的主要问题了。

基于此,房间的声学设计和处理一定要系统化、同步的进行实施。否则,今天要更换音箱,等到明天又想着要升级功放了,到了后天时则又瞄准了线材……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却始终没有找到和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则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它会让发烧友上下来回的折腾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最终落得个劳民伤财!


 玩音响均绕不开的“负负得正”定律

平顶山高先生的听音室有13平方米,使用一对Tannoy(天朗)STIRLING SE(史大令)落地音箱,我在现场的实际听感为:

1、中低频的中段有着非常明显的驻波,此驻波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音乐重放了,尤其是在听人声时这种干扰与影响更为突出,人声已几乎被中低频的“嗡嗡”声给淹没掉了。

2、中频的上段与中高频也有着比较突出的驻波,如在人声的强音与弦乐的高把位时就会表现得比较突出、硬朗和生涩。

经现场测试与后经理论计算,此房间在110Hz左右处有着非常明显的中低频驻波(此处先不谈中高频的驻波问题)。

有一次发烧友尹师傅把自己做的一台单端甲类300B胆机搬到高先生处试听,高先生一下子就喜欢上它了:声音平衡自然,再也听不到强烈的中低频“嗡嗡”声响了;过去听不成的一些CD唱片,现在不但能听了,而且还非常好听、很有味道。

这两台胆机我都非常熟悉,也都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实际试听过,对于它们的声音特点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实际情况是:欧博Reference 5.5MKII是一款纯甲类300B并联单端电子管合并机,输出功率18瓦*2。整体来讲它是属于一款相对比较饱满、厚声的胆机,泛中频段的表现比较突出,声音的平衡性还算可以。

尹师傅自制的单端甲类300B胆机,输出功率仅为8瓦*2,中频与中高频的表现还好,但中低频与低频的量感与延伸略显单薄和不足。

正是因为这台单端甲类300B胆机其“略显单薄和不足”的中低频与低频表现,与高先生房间非常明显的中低频驻波形成了一个“互补”,从而得以让史大令音箱能发出相对比较“平衡”的声音。但是原本比较平衡的欧博胆机,在这里却不能让史大令音箱发出“平衡”的声音。这是什么问题呢?

在此我做一个比喻:由于这台单端甲类300B胆机的中低频与低频表现“略显单薄和不足”,也即它不是一款表现“平衡”的胆机,我们暂且把它归类为“负”指数。同理,高先生房间的中低频与低频驻波也会让声音的还原得以扭曲,从而提供不了一个“平衡”的听音环境,我们也把它归类为“负”指数。与此同时,由于史大令音箱与Reference 5.5MKII胆机都是相对比较“平衡”的产品,我们把它们归类为“正”指数。

史大令音箱是一款平衡的、正指数的产品,要想让它发出平衡的声音,此时则完全取决于功放与听音环境的搭配融合情况……

假如听音环境是“正”指数,功放就必须也是“正”指数,这样才能让“正”指数的音箱发出“平衡”的声音。

但如果听音环境是“负”指数,功放相应地就应该也是“负”指数,这样才能让音箱发出“平衡”的声音。

不过,当听音环境是“负”指数,功放却是“正”指数时,“正”指数的音箱就很难发出“平衡”的声音了。

这就是音响系统搭配融合的“正正得正”及“负负得正”与“负正得负”音响定律。

毋庸置疑,“正正得正”应该是我们最为理想的玩音响状态,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件音响器材的正能量与潜质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体现出1+1>2这一成功法则。

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很多发烧友由于对听音环境大都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也就更不会去关注对听音环境的投资了,故,听音环境则多是以“负”指数的平台形式出现在发烧友面前的,所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发烧友都是在遇到了“负正得负”这样一种“非平衡”的结果后,进而才会一步步的去寻求“负负得正”这样一种被扭曲了的“平衡”的,很显然,这种所谓的“平衡”是建立在病态基础上的一种假平衡,而很多发烧友玩音响其实都是在玩的这种假平衡,为此不但浑然不知,而且还在那里津津乐道之中……

综上所述,音响器材一定要与听音环境进行有机的搭配融合才能发出平衡的好声,亦即:器材搭配与听音环境共同决定着声音取向;而在当下,听音环境设计处理的重要性与准确性就显得更为紧迫了!


文/摄影/李鹏展

2014-04-04

注:此文章已在香港《新音响》杂志2014年第九期总第162期上发表

    标签:视听 器材搭配 听音环境 声音取向 武汉叶先生 Harbeth(雨后初晴)Super HL5(超5)音箱 ELECTROCOMPANIET(音乐之旅)ECI-5功放 解码器 负负得正定律 Tannoy(天朗) STIRLING SE(史大令)落地音箱 欧博 Reference 5.5MKII 纯甲类300B并联单端电子管合并机 尹师傅

    我要评论

    计师简

    听音室设计·音响系统调校·新中式家居设计

    务流

    懂生活 · 有品位 · 为您度身定做优雅的生活空间

    Copyright © 2005~202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13603906582 QQ:573759413 微信:lbxz121 电子邮箱:xz555sm@126.com Rss 网站地图

    豫ICP备12007366号-1  常州网络公司:双喜常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