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视听技术》杂志专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刊发文章 > 音响文化与生活 > 成都《视听技术》杂志专文 > 正文

十四年一个轮回(中)

作者:李鹏展 日期:2016-05-21 14:13:15  评论:0

01.jpg 02.jpg

文/摄影/李鹏展

——雨后初晴音箱深入研究之“试听篇”

上面重点所介绍的PM-14SA、№16.6、Mira 3合并机以及Kolektor前级与LK140后级都是笔者自己长期使用,对其性能和特点均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功放,之前也是经过多方搭配使用、经过筛选后被最终确定留下来的功放。以此为基准与各款音箱所进行的搭配和测评,就可以比较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款音箱的声音风格与特点。


初听超5

事隔14年后,当我把HL-5的“进化版本”——超5(Super HL5)音箱从原包装箱中取出时,原来那种“硕大“的感觉没有了,现在看起来不就是一款不大不小的中型书架音箱嘛!14年前HL-5的箱体尺寸为:高635mm×宽324mm×深314mm;如今超5的箱体尺寸为:高638mm×宽322mm×深300mm。其实箱体尺寸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大。

初步聆听完全未“煲”的超5,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宽松优雅、温润甜美、平衡流畅。而“煲”了半年以后的超5则是更加圆润丰满,无论听何种类型的音乐,都能让人高度满足。


老伴听超5

老伴谈不上是一个发烧友,但由于受我的影响,也时常会听听音响音乐,而且我会经常主动与老伴进行音响、音乐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久而久之,老伴对音响、音乐一来有了兴趣,二来也就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准确到位的认识。再就是,玩音响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占用室内的生活空间,这一切只有在与家庭的另一半“股东”——老伴的关系搞好了,并取得高度的谅解和认可的前提下,“资金问题”与“空间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质的解决,我们这些发烧友也才能得以玩得痛快和开心。

通过这两年多与超5的近距离接触,老伴对超5的整体感觉是:此音箱的最大特点是声音很松软、让人听着很舒服、很自然、很放松,这种感觉真好像是在听现场音乐一样。声音的厚度、低频的量感都能出来,且清晰、流畅,高频决不会刺耳,平衡感非常好,听此音箱真是一种享受,确实比较容易感动人,让人有一种满足感!

image001.jpg


听人声时,超5的特点和魅力就更容易被充分表现出来了,尤其是在听邓丽君、蔡琴这类流行歌曲时,能明显地感受到歌者是用情感在歌唱的,歌者的声音也真是甜美动听,所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能深深地感染你,真是越听就越是为邓丽君的英年早逝而倍感惋惜了。


PM-14SA推C7ES-3与超5

用马兰士(Marantz)PM-14SA晶体管合并机推C7ES-3音箱听弦乐类音乐可谓一级棒——细腻、华丽、富有光泽;但若是听人声时就要逊色一些,主要问题是声音收得有些紧,而且声音的基调有点上仰,即中高频段有些明亮突出。正是由于中高频段的明亮突出,连带着好像中频及中低频段的厚度及量感也出不来似的(与超5相比时)。通常来讲,一般人听C7ES-3绝对不会说它的声音“尖薄、刺耳”,但总体听下来就是有一种不太耐听的感觉,听女声时尤其是听女高音时更是如此,说的夸张点,女中音都快要变成女高音了,或许这正是由于中高频段的明亮突出所带来的结果吧。

image011.jpg


  用超5听人声真是一绝!有厚度、有变化、有感情,尤其是在听诸如邓丽君、蔡琴之类的抒情歌曲时,超5的感情表现非常丰富,像是在近距离与你“倾诉”一样。而C7ES-3就像是在舞台上演唱了,音色很甜美,很华丽、很有光泽,歌者也显得年轻了许多,但就是阴仰顿挫的变化少了,所以歌者的感情也就显得很平直、平淡化了。如果说超5“是用情感在歌唱”、是靠情感来感染听者的话,那么C7ES-3就是靠华丽的音色去打动听者的。

在听NAXOS版的莫扎特第一、二长笛协奏曲这张CD唱片时,一下子就把超5与C7ES-3这两款不同声音特点的音箱给区分开了:超5所表现的单簧管音色特别温暖厚润、朴素自然,但音质也略有变粗的倾向。而C7ES-3所表现的单簧管音色相对要明亮、富活力、有光泽一些,音色的准确性要更高一些。不过还是存在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即:C7ES-3的声音虽然谈不上“尖薄、刺耳”,但听的时间长了总是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里面,就是没有超5听着舒服和自然。而且听超5时,是越听越想大声听,好像只有这样才会听得更过瘾似的!

听谢林演奏的舒曼/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这张CD唱片时,超5的小提琴音色比较暗淡、朴素,小提琴与整个弦乐队的音色非常和谐;动态与瞬态的变化虽然没有C7ES-3凌厉,但声音要显得更加沉稳和厚重,低频的量感也要更多一些。C7ES-3的小提琴音色很华丽、很有光泽,但与此同时,也显得比较明亮和突出;尤其是独奏小提琴的声音显得特别明亮和突出,与整个庞大的乐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听NAXOS版的海顿第61~63弦乐四重奏这张CD唱片时,听超5时更像是在近距离的听现场演奏,从流淌的音乐之中能明显得感觉到乐手与乐手之间在互动,乐手与听者之间仿佛也有互动,此时最能体现出超5的“倾诉”特征了。当听C7ES-3时就好像是在观众席上远距离的听现场演出一样,乐手之间、乐手与听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微弱了,乐手们也仿佛变得非常冷艳和孤傲了。

在此做一个比喻:假如超5的宽松度为3、温暖度为3、饱满度为3的话,那么,C7ES-3则分别为2、1、2。从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C7ES-3的中高频十分明亮和突出,才使得泛中频段的温暖度下降了,C7ES-3的声音也由此变得中性有余而亲和力不够了(相比于超5而言)。


№16.6推C7ES-3与超5

艺术家№16.6电子管合并机在8欧姆、五极管接法时中低频段明显要厚重很多,音场比较靠前,但声音也略显朦胧和粗糙一些。在8欧姆、三极管接法时音质的细腻度、质感、细节开始提升。最终在4欧姆、三极管接法时的声音最靓,音质的提升则最为明显和彻底——音质细腻甜美,中高频轻盈飘逸,音色的准确度也要更好一些,音场比较靠后。实际上,№16.6也只有在4欧姆、三极管接法时的声音才比较有音乐性,骨子里那种“硬朗”的感觉才会稍微淡泊一些。与之相比,PM-14SA的声音则更显温暖、饱满、松软、顺滑的特质,音场也比较靠后。

image013.jpg


C7ES-3的声音非常有活力、冲劲,音色明亮,乐器的线条感、质感很好,音场比较靠前,整体的速度感与瞬态反应要大大好于超5,听弦乐类音乐比较有吸引力,但人声就不及超5那么厚重和感人。此时我把隆宇LY-208-1电源净化器接上去后,能明显感觉到整体的音色尤其是中高频要比以前又顺滑甜美了很多。

相对于PM-14SA,№16.6推超5,音质就要显得清丽、清纯一些,但比C7ES-3的音色要暗,声音也要更深沉、内敛一些。好在№16.6让超5的速度感、瞬态反应都变得更加快速、凌厉了,音乐的活生感、跳跃感也变得十分热烈,如在听《奚秀兰经典歌曲》第10首时最为明显:人声的质感、光泽感、空气感表现的尤为突出,曲调激昂,细节多,线条清晰,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

image015.jpg


与之相比,PM-14SA推超5时的音色就要暗淡很多,声音也更加圆润、饱满,但质感、线条感略显朦胧,光泽感没有了,曲调往下沉了,速度感慢下来了,听弦乐时缺少了那份激情和跳跃的感觉。


№16.6与PM-14SA推M20和超5

用№16.6推M20,在4欧姆、三极管按法时的声音最佳,音质细腻甜美,中高频轻盈飘逸,整个声音的美感也能出来了。在4欧姆、五极管接法时音质开始变得比较“粗糙”了;而在8欧姆、五极管接法时音质就变得更加“粗糙”了。不过音质变得“粗糙”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质变与量变的程度都是很有限度的;但与此同时,中频及中低频段的厚度及量感则明显是在增强了。

用PM-14SA去推M-20,马兰士的声音特点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温暖、饱满、圆润、松软。这一声音的最大特点或最吸引人之处就是怎么听都不会吵人、涨耳;但是声音的质感、细节与透明度、解析力均不如№16.6好。不过虽然№16.6在这些方面要明显好于PM-14SA,初听时的感觉也非常好,但是在声音的松软度方面就不及PM-14SA了,听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会越加明显。

最终经过反复搭配试听的结果仍然是:M20还是与№16.6的搭配最合适、最靓声,而且只有在4欧姆、三极管按法时的声音最好听,也才能把M20柔美的一面给推出来,而且两者都是以细腻、通透的音质及凌厉的动态与瞬变见长的器材。

综合来讲,M20音箱可用“优秀”两个字来概括。听弦乐类作品应该是M20的最强项,中高频细腻甜美、轻盈飘逸,中低频有质感也有厚度,弦乐群奏的质感与层次感特别出色,密度感非常好,各种乐器的音色非常准确,铜管乐听起来非常舒服养耳、自然和逼真;速度感与瞬态反应均要好过超5。因是所谓的“监听音箱”,耐听性就比较好,即使用较大的音量去听也不会失真和刺耳。

image017.jpg


M20的中频表现相当不错,人声表现的很温暖、很理性、很内敛,既不妩媚也不煸情,很有“监听音箱”的风范,但是不若超5那般感性及感染人。

在PM-14SA推动下,超5真是一对超级好箱!温暖、饱满、圆润、流畅的声底非常适合长时间欣赏音乐,尤其是用来听人声时更是觉得有血有肉、音乐表情特别丰富多彩、感染力极强,听来非常舒服、自然,美不胜收。它有让人听了一遍还想接着听第二、第三遍,不想换CD唱片的吸引力,高、中、低频浑然一体,让音乐的包围感发挥至尽。听古典音乐也一样,饱满丰润,沉稳厚重,绝妙的平衡。

当换用№16.6推超5时,听弦乐、古典类音乐时非常吸引人,但听人声时就没有那么饱满、煽情了,人声的感染力要相对淡薄一些。

两者相比,№16.6的中高频要细腻甜美、轻盈飘逸很多,质感强烈,细节也多,总之№16.6的声音如果能再“松软”一些就非常完美了,因为乐器的本质就是“松软”的。与之相比,PM-14SA的声音就显得格外温暖、饱满、圆润、松软。我个人认为,PM-14SA推超5应该是最佳搭配。但是推M20时就觉得不是最佳之选,主要问题是声音要朦胧一些,活生感也差一些,要知道M20的整体声音风格要比超5细腻、通透的多,动态与瞬变也要快很多。


Linn(莲)推超5

听来听去、比来比去,就与超5的搭配来说,还是觉得Linn Kolektor前级加LK140后级比较吸引我:声音轻盈、轻快,很有朝气,有一种年轻向上的感觉,但又不失稳重,亦即在稳重中有朝气,在朝气中有稳重。Linn把这种声音特点拿捏把握的非常平衡和到位。

image021.jpg

反过来再去听马兰士PM-14SA,却是另一番不同感受:少了Linn的那份轻快鲜活,则更加彰显出了PM14SA的沉稳厚重与饱满圆润。


玛雅3推超5

君子(Rega)玛雅3(Mira 3)晶体管合并机(“玛雅”即是过去的“爱神”,代理商更换后中文译名也随之更换了)的音色阴柔,中频温暖、饱满,质感、细节虽然不是其强项,但是声音极其自然流畅、音乐性极佳,是一款靠音乐性而非音响性取胜的功放,声音的基调是往下沉的,故特别适合用来听人声,阴阳顿挫的丰富表情,其感染力非同一般。非常适合与超5搭配。

image019.jpg


小结

上面重点所介绍的PM-14SA、№16.6、Mira 3合并机以及Kolektor前级与LK140后级都是笔者自己长期使用,对其性能和特点均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功放,之前也是经过多方搭配使用、经过筛选后被最终确定留下来的功放。以此为基准与各款音箱所进行的搭配和测评,就可以比较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款音箱的声音风格与特点。


除了上面介绍的功放以外,我还搭配使用过力士(LUXMAN)L-550AII、瑟顿A21a Series Two/A21SE、百宝仕(Pathos)古典一号(Classic One)、丹麦王子B-110合并机、乐林Continuum合并机、和弦(CHORD)CPM 2600/2650合并机以及德国SAR Luna 6电源分体式合并机等,另外还有两、三个大陆品牌的五、六款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合并机,最终感觉搭配效果比较好的是L-550AII、A21SE及CPM 2600这三台合并机,有关详细的测评内容将在下一期的“总结篇”文章中再作介绍吧。

上面的试听报告或许在文字表述方面有许多雷同或重复之处,但经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非常有必要的。使用不同功放去推各款不同型号的音箱,所得出的具有“雷同”甚至是“重复”的试听感受,这恰恰说明了这些音箱声音风格与特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让我们对这些音箱的认知变得更加准确和到位了。


文/摄影/李鹏展

2009-07-29

注:此文章已在成都《视听技术》杂志2009年第九期上发表

    标签:雨后初晴 音箱 试听 PM-14SA №16.6 Mira 3 合并机 Kolektor 前级 LK140后级 超5 Super HL5 音箱 艺术家 Linn 力士 LUXMAN L-550AII 瑟顿 A21a Series Two A21SE 百宝仕 Pathos 古典一号 Classic One 丹麦王子 B-110合并机 乐林 Continuum 合并机 和弦 CHORD CPM 2600 2650 合并机 德国 SAR Luna 6 电源分体式 合并机

    我要评论

    计师简

    听音室设计·音响系统调校·新中式家居设计

    务流

    懂生活 · 有品位 · 为您度身定做优雅的生活空间

    Copyright © 2005~202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13603906582 QQ:573759413 微信:lbxz121 电子邮箱:xz555sm@126.com Rss 网站地图

    豫ICP备12007366号-1  常州网络公司:双喜常州网站建设